【2021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】在高考备考过程中,模拟试题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、提升应试能力的重要工具。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适应高考题型和考试节奏,以下是一套结合2021年全国卷高考语文命题趋势的模拟试题,并附有参考答案与解析,供考生复习使用。
一、现代文阅读(共9分)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—3题。
近年来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,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。尤其是在教育领域,AI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。例如,智能阅卷系统可以快速批改作文,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;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个性化课程,实现因材施教。然而,尽管AI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广阔,但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:当机器能够替代部分教学任务时,教师的角色将如何转变?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是否会被削弱?
此外,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伦理问题。比如,数据隐私保护、算法偏见以及对学生成绩评价的公正性等问题,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。因此,在推动AI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同时,必须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监管与规范,确保其在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1.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作用的理解,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AI只能用于智能阅卷,无法参与教学过程
B. AI可以完全取代教师,实现无人化教学
C. AI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
D. AI在教育中只带来负面影响,缺乏实际价值
答案:C
解析: 文中提到“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个性化课程”,说明AI可以用于个性化教学,C项正确。A、B、D均与原文内容不符。
2.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
B. 教师的角色在未来可能会发生转变
C. AI技术的推广不会引发任何伦理问题
D.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AI技术的监管与规范
答案:C
解析: 文章明确指出“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伦理问题”,C项说法错误。
3. 结合全文,下列对“教育本质”的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(3分)
A. 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授知识
B.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
C.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
D. 教育的本质在于减少教师的工作量
答案:B
解析: 文中提到“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是否会被削弱”,暗示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,B项符合文意。
二、古诗文阅读(共18分)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4—6题。
王安石,字介甫,临川人。少好学,善属文。年十九,举进士,调知鄞县。在任期间,勤于政务,关心民瘼,颇有政声。后迁至京师,仕途渐显。熙宁元年,拜参知政事,主持变法。其改革措施涉及财政、军事、教育等多个方面,旨在富国强兵。然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,最终未能彻底实施。
安石为人刚直,不畏权贵,敢于直言。尝谓: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。”此语虽激进,却体现了他坚定的改革信念。然其性格刚愎,用人不当,亦导致变法失败。
4.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善属文(写作)
B. 举进士(考中)
C. 民瘼(百姓疾苦)
D. 不足恤(值得忧虑)
答案:D
解析: “不足恤”意为“不值得顾虑”,而非“值得忧虑”。
5.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A. “天变不足畏”——天象的变化不值得畏惧
B. “祖宗不足法”——祖宗的制度不需要效法
C. “人言不足恤”——别人的言论不值得担忧
D. 以上全部正确
答案:D
解析: 三句均符合原意,翻译准确。
6.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哪些?请简要概括。(6分)
答案:
① 变法遭到保守派强烈反对;
② 王安石性格刚愎,用人不当;
③ 改革措施未能全面实施。
三、语言文字运用(共12分)
7. 下列各句中,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3分)
A. 由于天气原因,航班被迫取消,导致许多旅客滞留机场。
B. 这次考试的结果,关系到能否顺利进入大学。
C.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。
D. 通过这次活动,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。
答案:A
解析: B项“能否”与“顺利”搭配不当;C项“避免不再”逻辑矛盾;D项缺少主语。
8. 请根据上下文,补写一句恰当的话,使语义连贯。(3分)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,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,__________。
答案示例: 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9. 请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。(6分)
(1)欲穷千里目,__________。
(2)人生自古谁无死,__________。
(3)山重水复疑无路,__________。
答案:
(1)更上一层楼
(2)留取丹心照汗青
(3)柳暗花明又一村
四、作文(60分)
题目:“坚守与改变”
要求: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,谈谈你对“坚守”与“改变”的理解,不少于800字。
提示:
- 可从个人成长、社会发展、文化传承等角度切入;
- 注意观点明确,结构清晰,语言流畅。
参考范文(节选):
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既要学会坚守,也要懂得改变。坚守是一种责任,是对理想的坚持;改变是一种智慧,是对现实的适应。正如历史上的改革者,他们既坚守初心,又不断调整策略,才能推动社会进步。面对新时代的挑战,我们更应做到“守正创新”,在坚守中求变,在变化中前行。
结语:
本套模拟试题力求贴近2021年全国卷高考语文命题风格,涵盖现代文阅读、古诗文阅读、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四大板块,有助于考生全面复习、查漏补缺。希望每位考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,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,迎接高考的挑战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