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要闻简讯 > 精选范文 >

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教案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教案,有没有大神路过?求指点迷津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17 09:56:23

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教案】一、教学目标

1. 知识与技能:

使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,掌握“两个数相加,交换加数的位置,和不变”的规律,并能用字母表示为 a + b = b + a。

2. 过程与方法:

通过观察、比较、归纳等方法,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加法交换律,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。

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
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,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,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- 重点: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。

- 难点:能够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。

三、教学准备

- 教具:多媒体课件、数字卡片、练习题卡。

- 学具:学生练习本、铅笔、橡皮等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(一)情境导入(5分钟)

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:

> 小明去超市买了3支铅笔和5块橡皮,小红买了5支铅笔和3块橡皮。他们买的物品数量一样吗?总价呢?

引导学生思考:虽然物品的顺序不同,但总数是一样的,从而引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。

(二)探究新知(15分钟)

1. 动手操作:

学生两人一组,使用数字卡片进行加法运算,如:2+5=7,5+2=7。

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异同,发现加数位置变化后,结果不变。

2. 小组讨论:

引导学生用自己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,并尝试写出类似的例子。

3. 归纳总结:

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“两个数相加,交换加数的位置,和不变”,这就是加法交换律。

4. 符号表示:

教师板书:a + b = b + a,说明这是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式。

(三)巩固练习(15分钟)

1. 基础练习:

完成课本第30页的“做一做”题目,如:

- 12 + 25 = 25 + 12

- 48 + 36 = 36 + 48

要求学生填写结果并说出依据。

2. 变式训练:

出示一些需要应用交换律的计算题,如:

- 17 + 29 = ?

- 34 + 56 = ?

鼓励学生尝试交换加数位置后计算,比较哪种更简便。

3. 游戏互动:

设计“找朋友”游戏,每名学生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卡片,找到与之“交换位置”后结果相同的同学,组成一对。

(四)拓展提升(5分钟)

出示一道综合题,如:

> 用加法交换律计算:23 + 45 + 77 + 55

> 提示:可以将23与77、45与55分别结合,简化计算过程。

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交换律优化计算步骤。

(五)课堂小结(5分钟)

1.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,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。

2. 教师总结加法交换律的定义、表达方式及应用价值。

3. 布置课后作业: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,并尝试在生活中寻找应用加法交换律的例子。

五、板书设计

```

加法交换律

a + b = b + a

(两个数相加,交换加数的位置,和不变)

举例:

2 + 5 = 5 + 2

12 + 25 = 25 + 12

```

六、教学反思(课后填写)

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;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,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;练习环节设计多样,兼顾基础与拓展,有助于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核心思想。但在时间安排上需进一步优化,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