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8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】2018年,四川省的高考语文科目如期举行,其中作文题目一如既往地成为考生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。今年的作文题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与思考。本文将对2018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进行详细解读,并结合实际进行点评。
一、作文题目回顾
2018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:
阅读下面的文字,根据要求作文。
“一个年轻人在海边捡到一只搁浅的海龟,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大海。然而,第二天,他又看到这只海龟被渔夫捕获。他感到非常难过,于是向海洋保护组织求助。经过努力,海龟终于被成功解救。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。”
请以“人与自然”为主题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,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。
二、题目分析
这道作文题目的核心在于“人与自然”的关系,引导学生从一个具体的故事出发,展开对环境保护、生命尊重以及人类责任的思考。题目提供了现实中的一个案例,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一事件,引申出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。
从命题角度来说,该题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:
1. 贴近现实:题目来源于真实生活场景,容易引发共鸣,也符合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“贴近生活、关注现实”的趋势。
2. 主题明确:以“人与自然”为核心,方向清晰,便于学生展开论述。
3. 开放性强:虽然主题明确,但写作角度多样,可以从环保、伦理、社会责任、生态保护等多个层面切入,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三、写作思路建议
对于考生而言,面对此类题目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- 立意明确:围绕“人与自然”的关系展开,可以探讨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,也可以反思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。
- 结构清晰:建议采用“总—分—总”的结构,开头引入主题,中间分论点论述,结尾升华主旨。
- 内容充实:可以引用历史事例、名人名言、科学数据等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深度。
- 语言生动:避免空洞的说教,多用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语言,使文章更具感染力。
四、教师点评
从教学角度来看,这道作文题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性。它不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,更鼓励学生关注社会、思考人生,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。
同时,这也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,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,提升综合素养。
五、结语
2018年的四川高考作文题目,既是一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验,也是一次思想深度的探索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发展的同时,不应忽视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。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这道题目中展现出自己的思考与才华,写出一篇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文章。


